IMG_175833453948223.jpeg

              雖然本周是預防狗咬週,但我們還是應該來談一下喵星人的攻擊行為,畢竟在臨床上,獸醫師被貓攻擊的機率並不亞於狗。在家中貓咪的攻擊行為也常是飼主頭痛的問題。

 

              貓咪的攻擊行為從輕微哈氣、咆嘯到抓人、咬人,都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飼主有時很難區分貓咪到底是真的生氣了,還是只是愛玩,畢竟喵星人就是這樣讓人捉摸不透。但不論貓咪是愛玩還是真生氣,飼主都應該要了解如何保護自己以及家中成員,所以能夠了解貓咪的行為語言以及真正攻擊行為出現前的徵兆就十分重要。因為如此飼主可以避免進一步誘發貓咪的攻擊行為而減少受傷的可能性。當貓咪已經進入了生氣或是緊張到極點的階段,下一步往往就是攻擊威脅來源試著嚇退對方。所以飼主應該知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當貓咪已經開始警戒時,不要再繼續觸碰貓咪或是嘗試安撫貓咪。因為當飼主想安撫貓咪-伸手摸他們的頭或是背、嘗試抱起貓咪-會讓貓咪認為威脅持續靠近而造成攻擊行為出現。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喵星人不同攻擊行為的分類。

 


 

 

生病貓咪

                許多疾病都可能誘發貓咪的攻擊行為,像是甲狀腺亢進(多發生在年紀較大的貓咪)、疼痛的疾病(口炎、關節炎等)、神經性疾病(癲癇)、感染性疾病影響腦部(貓傳染性腹膜炎)、藥物或毒物(興奮劑)、退化性疾病(老年貓咪的腦部退化)或是腫瘤(腦部腫瘤)。如果家中貓咪有出現食慾精神變差、體重下降、持續性嘔吐或下痢等生病的症狀,同時也變的攻擊性強,應該先帶去動物醫院檢查是否有上述的疾病發生。尤其是八歲以上貓咪,是甲狀腺亢進、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族群,而12歲以上貓咪則是腦部退化以及腫瘤的危險族群。

 

愛玩的貓

                 愛玩的貓咪往往會出現不知輕重的狀況,尤其在幼貓(一歲以下)以及年輕貓咪(五歲以下)。幼貓到兩歲以前都有可能會出現狩獵行為,飼主會看到貓咪先出現蹲低的動作,頭部放低且眼睛直視目標,後腳可能會有踩踏動作,然後突然衝刺接著抱住飼主的腳或是手開始啃咬以及用後腳踢。此種狀況是年輕貓咪的狩獵行為,也是玩耍的一部分,但有時不知輕重的貓咪可能會造成飼主的傷害。如果幼貓是與其他幼貓一同長大的,會比較能控制此種行為的力道,但是如果是自己長大的幼貓,則比較難掌握啃咬時的力度造成飼主受傷。因此單獨長大的幼貓飼主應時常利用貓咪玩具讓貓咪完耍,因為此階段是貓科動物成長必經的過程。

 

轉移攻擊目標的貓

               有的貓咪是因為附近出現新的貓咪、人或特殊氣味(比如鄰居家裝潢),但因為家中只有自己或是已經認識的同伴,但又無法接觸到新出現的貓而僅僅是能聽到或是聞到他的味道,因此對自己週邊的貓咪或飼主產生攻擊性。這種狀況是最難處理的,因為無法立刻移除喵星人的壓力來源,僅能嘗試使用紓壓產品(貓草、木天寮等)或是尋求動物行為獸醫的幫助。

 

一摸到貓咪就被咬

                這種類型的貓咪非常特別,通常飼主遇到的狀況是貓咪似乎自己來尋求飼主的注意以及觸碰,但飼主一摸貓咪就被咬或被抓了。在攻擊行為發生之前飼主幾乎不會注意到一般貓咪會有的甩動尾巴、瞳孔放大以及肢體僵硬的前兆。但發生過此類狀況的貓咪,飼主除了尋求行為學獸醫的幫助外,大部分也能學到教訓而知道這些貓咪靠近時不能太過親密的觸碰他們。

 

兇貓

               有的飼主會跟我們反應他的貓就是兇,不管是針對其他貓咪或是針對人。這些貓咪甚至會擋在飼主前面不讓飼主靠近某個房間或是食盆。這些貓咪有部分是因為年時期在玩耍時發展出過度的攻擊行為而學到這樣可以得到較多的食物或是較大的空間,有的則是上述觸碰容易引發攻擊的進階版。此類貓咪通常也很難校正他門的行為,因此需要極大耐心以及豐富經驗的飼主才能控制他們。

 

害怕而攻擊的貓咪

                 害怕而攻擊的貓咪並非他們本來就很兇,這是我們在動物醫院最常遇到的問題,飼主往往驚訝於他們的貓咪會這麼兇,因為在家都是非常溫馴可愛的樣子。我必須要強調這不是貓咪的問題,這是環境的問題。另一種會發生此類攻擊行為的狀況是家中有客人來的時候,因為陌生人或是陌生的氣味造成貓咪躲起來甚至出現攻擊接近他們的人。這一類的貓咪在攻擊真的開始前,都會先顯露出緊張的狀況,僵硬的身體、哈氣、瞳孔放大、尾巴夾緊、眼神閃躲等。當他們覺得退無可退時,像是在診間飼主或獸醫抓住他們,或是在家中客人或小孩追著他們到角落處,攻擊行為就會出現,因為貓咪認為自己退無可退。此種狀況並非貓咪的錯,而是我們不但讓貓咪感到威脅而且逼到角落,因此他們不得不以攻擊來逼退我們。在處理上,等待多一點時間再將貓咪抱出籠子、嘗試誘使貓咪自己走出籠子、先不要強行抱起貓咪而讓貓咪在診桌上多待一段時間、當貓咪哈氣時先暫停所有動作、抱起或抓住貓咪時力量輕柔且穩定、使用毛巾包住貓咪增加安全感等都可以減少此類攻擊行為。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寧可多等待一些時間讓貓咪適應診間,也不要急忙粗魯的將貓咪硬拉出籠子,如此才能減少貓咪的攻擊行為。

 

懷孕或有幼貓的母貓

             媽媽的母性網會讓母貓出現攻擊行為,尤其當母性很強的貓咪覺得自己或是幼貓受到威脅時,此種狀況最好的方式就是非必要不要接近他們的幼貓

 

地盤性強的貓咪

                此類攻擊行為常發生在家中有新貓加入時,或是有貓咪去住宿(院)一段時間後返家,因為身上有新的味道而造成其他貓咪對回家的貓出現攻擊行為。一開始往往是貓咪之間互相哈氣,接者就會演變成追逐以及互咬的狀況。而被攻擊的貓咪則會慢慢發展出防禦性的攻擊行為。雖然輕微的狀況-如哈氣但無追逐-飼主可使用紓壓的產品來改善症狀,但在嚴重時可能還是要尋求行為學獸醫的幫助。

 

               上面介紹了大部分貓咪可能出現攻擊行為的類型,希望飼主能對貓咪的行為多一層了解,並且讓家中成員以及孩童了解貓咪可能會有的反應。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讓貓咪超過忍受的極限,如此才是最有效能減少攻擊行為發生的機率。

 

 

arrow
arrow

    愛達司動物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